一、眼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发生率:

1、定义:眼屈光不正指的是在调节完全静止的情况下,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的屈光状态。此种屈光不正眼称为非正视眼。而在调节完全静止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能在视网膜上聚焦的眼,称为正视眼。人眼的光学状态如下图所示

当患者发生屈光不正时,视物会出现模糊,

通常需要镜片来该变光线的聚散度,以期获得清晰视觉

2、发生率:
    国外学者Stromberg于1936年对于5000名应征青年所做眼屈光学检查的统计,分布粗略绘制如图3—1—1,可见98%包括在-4.0D到+4.0D之间。

从图3—1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①例数分布与常态曲线相比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尖峰,它代表从0.0D到+1.0D的屈光例数分布;
  ②在近视的一边有一个较长的尾巴,即近视和远视两边的曲线是不对称的。从图中还可看到65%的例子集中在0到+1.0D以内,全部近视只有9%。
   Stromberg于1970年规定0.00D—+0.75D为正视标推较常用。1994年汪芳润等亦以0. 00DS~+ 0.75DS为正视眼值,用CTr测定255只限的纵(前后)径和横径。其结果纵径和横径的比值:远视<1,正视=1(球形),近视>1。并且近视的比值随屈光度而增加。
  汪芳润等1986年调查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的生理值,根据所测结果,设想儿童较为理想的眼屈光范围(即生理值):6岁为+1.6D~+1.7D,5岁及4岁为+ 2.1D~+2.2D。推测若6岁>+2.0D,5及4岁>+ 2.5D者多为病理性远视。而6岁<+1.5D,4和5岁<+2.0D者为正视或近视;或虽为远视.但发展为近视的可能性较大。这可作为早期预测眼屈光度的变化,为防治弱视和近视提供参考。
  顾三都1989年以15岁以下少儿317只眼的裸眼视力≥1.0进行正视临床标准的研究。在0.0D与-0.25D~+0.50 D及+0.50D各组散瞳后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他各屈光组散瞳后视力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25D—+0.50D的视力一般正常,其散瞳后视力均优于其他屈光组,其差异有显著性。因此,推测国人的正视眼的临床标准应为-0.25D~+0.50D。
  Dhke—Elder于1949年作了民族之间屈光不正差别统计。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近视发病率较高.在犹太人中近视也占优势,西印度和埃及人也和欧洲人一样,近视眼较为普遍;但在苏丹和其北部的努比亚人几乎没有近视眼发现;在阿拉伯人中近视亦较多,而黑种人为倾向于多发远视眼的民族。
  一般认为,文明较久、用目力较多的民族趋向于多发近视眼。从事精细、近距工种的工人,常常发生远视力降低,而中小学生随着学龄增加近视发病率逐渐增高,因而认为,随着文明发展,近距目视工作逐渐增加,如对近视服不认真防治,今后近视眼的发生率将会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眼屈光不正与年龄的关系

   人类从出生到眼球发育成熟,眼轴的长度约增长8mm(如图3-1-2)。人眼在发育过程中随着眼球的前后轴逐渐增长,晶状体和角膜的弯曲度逐渐变扁平,因而降低了眼的屈光力量,防止了高度近视的普遍发生。这也说明,在人体发育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明显的相互弥补的演化因素。人类眼在发育过程中,就是利用这些自然发生的相互弥补作用,使任何年龄的人眼在屈光调查中,明显的屈光不正总占少数。

图3-1-2 成年人和胎儿眼球的对比示意图

1950年S1abpr曾用不同年龄的组别进行研究.用以观察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每隔10年眼屈光度的变化,用他的结果画成图3—1-3的曲线,从图中看到7—8岁以前远视不断增加,继之从8岁开始到30岁远视慢慢下降,从30岁起远视再次上升,直到70岁左右远视又明显下降。

图3—1-3 年龄与屈光度的变化曲线

余叔佚1983年对1992名4—17岁儿童调查视力低下者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曲线。其前峰为7岁以前,以0.9—0.7的低度视力下降为主,后峰则为10岁以后中学生的0.6以下低视力所占比重上升所致。两峰之间最低点为7~10岁,显示7~10岁为儿童眼屈光系统正视力基本完成阶段。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儿童和青少年的屈光变化,可能是从远视到正视,由正视再转变为近视。

三、 影响屈光不正的几个因素

   眼的屈光状态取决于眼球的轴长和屈光系统中各屈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决定眼屈光力的屈光成分有角膜、前房深度和晶状体的屈光力。在眼屈光变化中,眼轴长短的变化是决定因素,角膜和晶状体是随着眼轴的增长而改变。
   以上是从眼球屈光系统各成分分析对于屈光不正的影响,然而以下三个因素对于屈光不正有着重要的影响。
   1.遗传因素
   人眼遗传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屈光状态有不同的遗传性,如远视及散光遗传性表现明显,而近视眼的形成和发展所受影响因素较多;
   (2)人眼各部分有不同的遗传性;轴长、角膜曲率及晶体后表面曲率遗传性大,而晶状体厚度及前表面曲率与遗传关系不大。
   2.环境因素在成长过程中,近视受环境影响的发生率远远过了根据各屈光成分可能所致的发生率。教育是最主要的一个环境因素。近距离工作与近视有显著相关性。
   3.多因子因素遗传因素对学校性近视的作用有限,是近视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提前,即仅提供近视眼的可能性。而环境条件,决定了近视眼发生的现实性,亦即学生时期的近视眼主要是由于长期视近工作,并通过学生的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形成。

四、屈光不正的光学基础分类:

   —类是由于眼的屈光作用使外面进入的光线成为焦点,但这个焦点不和正视眼那样恰好落在视网膜上,根据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者称为远视眼;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者称为近视眼。 第二类屈光不正,是出于外面进入眼的光不能集合在一点,即不能形成简单的光学焦点.而是由前后两条焦线所组成的史氏光学圆锥,这种情况称散光眼,所以散光眼也称无焦点眼。
   根据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分类如下:
   一)、屈光系统中组成成分的位置关系
   1.轴性远视眼。
   2.轴性近视眼。
   二)、屈光体表面不正常
   1.曲率性远视眼。
   2.曲率性近视眼。
   3.散光眼:

复性远视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1)规则散光。
(2)斜向散光。
(3)不规则散光。

三)、屈光成分的偏斜
   (1)晶状体位置偏斜可引起散光。
   (2)视网膜偏斜
   四)、屈光成分的屈光率不正常
   (1)房水的屈光率过低或玻璃体的屈光率过高,都可成为屈光率性远视。
   (2)整个晶状体的屈光率过低,会形成屈光率性远视。
   五)、屈光成分缺失
   最常见的是晶状体的缺失,即无晶状体,可形成高度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