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聊一聊自己心中的一团“杂感痛恶”,不对之处,请指正!
其实,笔者早就想狠狠地吐槽一下这个“骚扰和诈骗电话”行为,真的是让人抓狂和纠结。基本上每天不下于15-20个乱七八糟的电话骚扰,其中有诈骗的、有广告推销的、有银行贷款介绍、有垃圾智能语音的等等……(直接影响了我们电话接听的判断力。因为,你根本无法分清哪些电话是用户咨询了解商品的?哪些是广告推销的?哪些是诈骗的?最最关键这些号码来自全国各地,让人痛苦的想直接上去骂人,甚至给他两耳光):
但静下心来想想:“冲动是魔鬼”因为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孤独的!相信自己遭遇的,人家也会遭遇!要不换个新的手机号码(这样或许可以减少骚扰电话),但毕竟笔者这个手机号截至到当前已经用了将近24年(笔者20岁时登记使用的)。一下子换掉太可惜了,而且现实生活中很多通行的APP应用都是跟这个手机号挂钩的,比如:微信、支付宝、电费、水费、以及百家号、微博、QQ以及抖音号、视频号等等。
其实都说互联网时代便捷性和选择性会很大,但真的是这样吗?或许从一定程度上讲:约束也是蛮大的。就比如手机号,真的是你想换就可以换的吗?它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单子非常沉重,真的是想放下就可以放下吗?(请问有没有仔细想过并核算过后续的“纠错成本、诚信成本以及损失机率”等等)您懂得……
另外,笔者就当下“骚扰和诈骗电话”盛行【不禁慨叹+灵魂拷问】:
不禁慨叹:
为什么当下类似的骚扰电话和诈骗点会如此之多之广?
为什么这种骚扰电话行为会屡禁不止?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肆意猖狂?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神通广大?
为什么相应的“手机管家之防骚扰电话”程序仍然是防不胜防?
为什么……
灵活拷问:
难道我们伟大的三大电信网络运营巨头公司不需要反省反省这些“为什么”吗?
难道相应的“监管机构及花重金开发防护系统”真的如此完善了吗?
难道专管机构就一点都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吗?
难道“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就像我们小时候70/80年代穿行在房梁顶上的老鼠,任由其恣意妄为和猖獗吗?
难道真的就没有可行措施和办法了吗?
难道……
换个角度思考:
假设我们伟大的三大电信网络运营巨头公司能从该类似行为的“源头或者主因”方面去用心做文章做工作(比如:限制并关停其网络渠道、上网端口、路由发射器等等,或者其它更高端的科技方法去锁定与发现作案人员及位置窝点,积极参与公检法机关的多方合作(联防联控)采用法律手段,惩戒这些鼠辈可恶分子,让其产生恐惧/畏惧而不敢以身试法+知难而退),而不是侧面的去放任或一定程度的坐视不理,甚至某种程度的“助赵为逆"(考虑到他们财大气粗,动不动包月包年以及重金付费网络资源,从而给予特殊VIP待遇),相信他们绝对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和疯狂猖獗!
当然吐槽归吐糟,正事还是要做的,毕竟各负其责。有时候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的确上述所讲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个草根小网民可以轻易改变和撼动的,笔者只是通过文字记录和简单发泄一下(当然有点“负能量”了)。但是,个人始终觉得:作为一个网络正能量积极倡导者,对于社会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歪风异俗以及令人抓狂的事还是要勇敢的说出来(尤其是涉及自身且遭遇的),或许,又或者万一,它就起到那么一点点《影响力》的作用呢?(《影响力》一书中有些理念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接下来,又到王婆卖瓜时间:
【配“好”高度近视超薄眼镜——首选碧波眼镜!】
因为:
“超薄”我们是专业且长期专注的!
戴“碧波眼镜”看【超薄视界】
http://www.biboglasses.com
“碧波眼镜”欢迎您有空常来坐坐!
欢迎共同学习研究
TEL:13852943500(VX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