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分类:

   一.按屈光成分分类;

  1.    轴性近视 ;眼轴过长所致。        
  2. 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加强所致。
  3.    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折射率过高所致。

   二.按近视性质分类;

    1.单纯性近视;与遗传和环境均有关系,遗传为多因子遗传,主要为环境因素。

    2.变性近视;以遗传因素为主,环境因素次之,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为先天性。   一般于儿童时起病,不断加重,平均每年增加1.00D或1.00D以上,矫正视力低于正常。

    3.继发性近视;指由其他眼病及全身疾病引起着,如圆锥角膜.糖尿病等多致。

   三.按调节因素分类;

      1.假性近视;调节紧张所致,通常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

      2.真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屈光度降低毒素小于0.25D,系器质性因素。

      3.混合性近视;

散光眼的分类:

一.依原因分类:1.角膜散光;

                                2.残余散光;

                                3.全散光;角膜散光与残余散光之和。

二.依强弱子午线是否垂直相交分类;

           1.不规则散光:各子午线去感屈光力不同,均无一定规律,即使同一子午线因其扭曲不正, 折射率又不一,其屈光力也不同。多由角膜病变引起,不能用镜片矫正。

           2.规则散光:两个主子午线互相直交,可用镜片矫正的散光,称为规则散光。散光分外;(单纯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

屈光参差   ;

  单纯远(近)视性屈光参差:一眼正视,另一眼远视或近视。
                                                 复性远(近)视性屈光参差:两眼均为远视或近视,其度数不等。
                                                 混合性屈光参差:一眼远视,另一眼近视。
                                                 单纯散光性屈光参差:一眼正视,另一眼散光
                                                 复性散光性屈光参差:两眼散光度数不等。

      屈光参差的成因: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眼轴长度在逐渐增加,伴随角膜和晶状体逐渐扁平,故远视的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度数在进展,如果两眼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的症状;

 

   (1)双眼视觉:存在轻度屈光参差者,多数人得到双眼视觉,但度数每相差0.25D,物象大小就相差0.5%,如果两眼视网膜物象大小相差过5%,则无法融合,故2.50D是两眼屈光参差最大耐受度。屈光参差者可经常产生视疲劳的综合症状。
       (2). 呈现交替视症候,此多为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近视.当其看远时,用正视或轻度远视眼,看近则用近视眼,彼此互相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症状.
      (3).单眼视症状:若两眼屈光参差大,则视物只用视力比较好的眼,成为单眼视,另一眼被抑制废用,进而产生废用性弱视.
      (4).斜视:屈光参差本身不会引起斜视,大多是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致废用性斜视。

三.屈光不正。

       1.什么叫正视眼?

         远离5m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能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故可形成一清晰物象,是为正视眼。其远点在无限远。                

        2.什么叫非正视眼?

         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成焦点在视网膜上,称为非正视眼或屈光不正。

         3.什么叫老视眼?

          指人到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调节能力下降,视近出现困难的现象。

远视眼的屈光 ?        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后,故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成一清晰物象。若由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出眼后就必然是散开的,在眼前不能相交,将此散开光线反向延长,势必在眼后聚焦于一点,该点即远视眼的远点,是虚性的。

 

 4.远视眼与调节关系

        远视眼看外界任何物体都要动用调节,故远视眼与调节密切联系在一起。

       (1)隐性远视:正常情况下,睫状肌具有一定程度的张力,只要晶状体的弹性尚未减弱,此张力就可使晶状体的部分弹性起作用,从而代偿部分的远视度,该该远视度称为隐性远视。

         (2)显性远视:远视程度超过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能代替的范围,未被代偿的剩余部分远视度称为显性远视。即获得最佳视力时的最高正镜度就代表显性远视。其又包括以下两种:

             1)能动性远视:显性远视中可在全部调节作用调动下达到克服的远视度称为能动性远视。

             2)绝对性远视:显性远视中通过全部调节作用仍未得到克服的远视度为绝对性远视。即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低正镜度。

经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能把视力提高到1.0,这就是全远视度,其与显性远视之差便是隐性远视。   

远视眼的分类:

         1、按发生的原因,分为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

         (1)轴性远视:由于眼轴的前后径变短,而屈光系统屈光力正常所引起的屈光不正。(眼轴每缩短1mm,约有+3.00D屈折力之减弱,即+3.00D远视)在无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这种远视眼多见于儿童及学生。

       (2)屈光性远视:它是由于眼屈光系统的屈光力减弱(即屈光面和屈光指数的异常),而眼轴前后径正常所引起的屈光不正。在无调节的状态下,平行光线也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2、按屈光度大小,分为轻度远视、中度远视和高度远视

(1)轻度远视:小于+3D的远视眼称为轻度远视。其视力大多正常,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在年龄大者,常伴有视力疲劳,如视近模糊、眼球沉重感、眼球痛或偏头痛。闭目休息可减轻。这些都是因为调节过度引起的。

(2)中度远视:介于+3D~+6D之间的远视眼称中度远视。儿童与少年因调节力强能维持正常的远视力,但年龄大者,调节力下降了,远视力可能减退并且伴有明显的视力疲劳症状。

(3) 高度远视:大于+6D的远视眼称高度远视。常伴有内斜视,如不及时配镜矫正(最晚在学龄前)可能形成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