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1000度近视眼镜制镜随感杂谈1211
聊聊“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后,突然想配戴框架眼镜需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 7月29日 晴转多云
美好的周一从“积极想法”开始!
祝:开心快乐,心想事成!

《1000度近视以上屈光度的朋友们配“超薄眼镜”请首选『碧波眼镜』——专为全国更多的高度近视朋友量身定制“超薄眼镜”》!用心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也是一种快乐!

01【​所有的坚持,都是孤独的,回报越高的事,坚持的人越少。所以我们才说,优秀是孤独者的游戏。 ​​​​​​​​​​​​​​​】
02【把读过的书变成钱,从拆书开始,从字底下的隐含的逻辑智慧开始。 ​​​​​​】
——前段时间读了一段文字,即『赫尔曼·黑塞』在《悉达多》中写道:“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必须自己走过许多路程。我们经历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时刻,也遭遇过困难和怀疑,还有自大和无礼,世俗和功利,爱与不爱,觉醒和理解,以及我们自己的一生。”
而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我们必须在内心深处坚守一生,全心全意地追求,从不动摇,等待觉醒的那一刻。笔者深信,每个人只需听从内心的声音,抵制外界的压力,耐心等待觉醒的时刻到来,这才是真正善良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今用日记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有空就翻出来读读![呲牙]
 
聊聊“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后,突然想配戴框架眼镜需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笔者在之前的博客日记中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再简单说明一下。
即:高度近视朋友,如果是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近期由于眼睛不适或者其它缘由突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包括:医生建议或者是自我眼生理限制等等),此时内心对于框架眼镜的需求非常迫切。因为眼睛是我们的心灵窗户,由于屈光度数高,在无法得到正常矫正的情况下,外界事物对于我们高度近视眼用户朋友来说就是一片模糊,无论生活、学习、工作都不方便。当然对于这样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但是有几点尤其要友情提醒和引起注意:

1、用户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矫正视力,如果突然期望采用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在进行专业医学处方检查视力时,务必需要停戴隐形眼镜3-5天后(短期)再行医学检测,以得到适当调整和缓冲(备注:停戴10-15天,为长期);

2、考虑到近视屈光度数较高,原先我们眼生理已经适应了隐形眼镜的角膜接触环境设置(眼镜与角膜零距离接触),此时若一下子切换到框架眼镜矫正,往往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务必要有前期的心理准备;

3、一般情况下,高度近视若采用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往往会优选高折射率镜片,而折射率越高往往会伴有“视物失真度和扭曲率”的色散现象,即镜片越到边缘,色散现象会越明显(选择大框眼镜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4、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镜眼距离(12-15mm)”的【视光丢失】概念,其严格区别于隐形眼镜的角膜零距离接触概念,直白讲就是:两者佩戴的方式、条件及环境不同,则直接决定了两者的矫正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5、若高度近视同时伴有高度散光(逆规散光、顺规散光、不规则散光等)屈光参差较大、早中期圆锥角膜现象等等,则采用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的效果往往会大大低于隐形眼镜(一般上述情况下均建议优先考虑隐形眼镜矫正视力);

6、所谓“高度近视超薄眼镜”的理念和宣传角度,只是从一定条件下的参照物和对比度上进行类比考量和适当比拟,千万不能作形而上学的概念混淆,更不得期望和梦想1000度近视屈光度以上矫正视力眼镜能与普通近视2-300度眼镜的外观视觉效果和大众审美观念等同,毕竟1000度近视左右屈光度,在眼科医学上定义为“重度近视范畴”;而2-300度近视则属于普通中低度近视范畴(务必注意:两者属于截然不同的屈光范畴),切记切记!
 
以上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总结和相关知识普及,当然实践中还会遇到更多的注意点和需求点(比如:隐形眼镜一下子切换到框架眼镜,中间会有形形色色的不适应或者是其它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包括因度数高而配制了那种“边缘厚、圈层多、质量重”的框架眼镜后的懊恼、失落等等负面情绪,甚至有的会因为理想中的眼镜与现实中的差距而自暴自弃等等。
 
这里绝对需要友情提醒一下:即高度近视超薄眼镜并不相同于普通眼镜配制工艺及技术,可以采用那种所谓的“立等可取”的概念(如果始终是抱有这种概念的,建议不考虑框架眼镜),即每副眼镜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光处方数据比对、模拟考量、镜框筛选、用户试戴以及制镜方案分析与落实等等,所以存在制镜周期的概念,特别是屈光度数越高制镜周期往往越长(尤其是碧波眼镜)谢谢支持!
祝大家#天天眼健康#
 
【王婆卖瓜时间】:
配“好”高度近视超薄眼镜——首选碧波眼镜!
 
因为:
“超薄”我们是专业且长期专注的!
戴“碧波眼镜”看“超薄视界”
http://www.biboglasses.com

欢迎共同学习研究
VX:13852943500